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建筑 > 特色建筑  > 详细页面

来宾古建筑——象州百丈抱村清代古建筑

来源: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网 2023年03月28日 阅读量:

抱村清代古建筑 (象州县博物馆提供)

  象州县百丈乡抱村座落在大瑶山脚,三面环山,村前一马平川,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另一条大河横在村前,似两条玉带缠腰,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象州县抱村全是蒙姓,祖籍原在广东南海九龙珠玑巷,因祖上太爹见那边兄弟多、耕地少,生活难以维系,因而分支北迁。他们先到武宣东乡波斗屯住过一段时间,觉得仍不理想,而后发现百丈山貌岭这边地广人稀、山清水秀,一年只种一苗就可自足,是个宜居之地,因而又迁徙至此定居,繁衍生息。

  清乾隆年间,时任州司马,正六品官职,广东省府海事官抱村先民蒙廷拔,负责两广关税征收,因治理有方,政绩突出,深得朝廷赏识,特御赐白银2万两。蒙廷拔为报家乡养育之恩,彰显功名,鞭策后世,特意从广东请工匠修建了26 座民宅。

  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焚毁 3 座,现尚存 23 座。

  古建筑群为每栋三间的砖房,屋檐上雕龙画凤,屋顶龙虎静蹲。每栋中间一间是正厅,供着祖宗牌位,是主人平日会客、设宴的地方。两边是卧室。室门朝正厅而开。正厅的厅门开向院子。门墩、门槛都用青条石做成。

  砖房上都有松、竹、梅、龙、凤、鹤等浮雕。窗子用樟木做框做棂,木条方而细,拼成一组一组的“万”字方格。门楣两端嵌有木刻的八卦。门楣上挂有用樟木刻成暗示户主官位的大匾。据说全村原有 24 块大匾,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摧毁了大部分,尚藏得下武魁、州司马、符竹青标等六牌村匾。

抱村清代古建筑 (象州县博物馆提供)

  正厅的山墙上,大多有用水墨绘成的壁画和题写的诗联。整幢宅院壁画、檐彩、门槛门墩石雕,禽兽花草栩栩如生,诗文书法熔为一体。

  “万年梁栋矗云霄,气势横吞子午桥,生色入帘山送画,采声当户水鸣韶。”是这座建筑群的真实写照。

  抱村至清代末年,先后出九品以上、六品以下的朝官 29 人, 武生, 庠 生 50 人; 民 国期间出多名军政人员,其中一人官至中将军衔。抱村至今沿存有司马圆、进士房、习武馆、福安居、养正轩,现还居住着当年僚官的后裔。为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古建筑群,象州县已将抱村古建筑群的营造技艺列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7 年 12月 28 日被列为第三批广西传统村落。

抱村清代古建筑 (象州县博物馆提供)

  

  资料来源: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