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有3556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宁、塔城、奇台等地。塔塔尔族在我国史书上曾称为“鞑靼”,是一个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古老民族。中国的塔塔尔族是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俄国陆续迁入中国新疆的,他们与当地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融合,形成了中国的塔塔尔族。
畜牧业是塔塔尔族的传统产业之一,至今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塔塔尔族仍沿袭传统的游牧方式,并兼营园林和养蜂业。羊在塔塔尔族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肉食和皮毛,也对人们的精神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但古代塔塔尔人也曾信仰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日月星辰、动植物等大自然现象都曾顶礼膜拜。羊也是塔塔尔族崇敬的动物。塔塔尔族认为羊是从天堂来的动物,在祭祀各种重大仪式中,羊都被作为最尊贵的祭品。在宰杀羊后,要将羊头埋在空旷的不会被人常踩踏的地方,以示尊重。塔塔尔族特别敬重羊头,认为羊的眼睛看见过天堂,羊的鼻子闻过天堂的空气,羊的嘴巴喝过天堂的生命之水和吃过天堂的草,并把羊的鼻梁软骨称为“一千只羊”。在塔塔尔族的生活习俗中,经常把羊的膝关节骨给小孩子佩戴,认为具有辟邪、祛病、保平安的作用。塔塔尔族把白斑山羊视为强盛、幸福、繁荣、兴旺的象征,每逢重大节日举行文体活动,都把白斑山羊作为最高奖品奖给获奖者。
塔塔尔人自古以来就有崇敬白额头公羊的习俗。有一部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天山羊王》影片,专门讲述了羊王的传奇故事。羊王是体魄健硕的公羊,它在羊群中是领头羊,能够在危机时刻冲在前面保护羊群。它在羊群中的至高无上地位,是经过数十次决斗而形成的。所谓天山羊王,是在多次集团战争中的绝对胜利者,他被羊群奉为“共主”,在天山顶上一块大的岩石是羊王的宝座,羊王习惯站在岩石上俯瞰它的臣民,没有哪一只羊是胆敢登上这个岩石的。由于这一只灰色的羊王额头是白色的,当地人称它为白额羊王。据说白额羊王曾屡次击败过来犯的狼群,保护了羊群的安全,因此也被称为神羊。
塔塔尔习俗和传统文化中,白额头公羊是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象征。将它视为幸福、吉祥、纯洁、博爱的标志,是力量的源泉。
参考资料:
1.《动物王国的“贵”与“贱”》,选自《青年文摘》精华本A卷,1987年版。
2.王金枝:《新疆塔塔尔族原始崇拜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9。